华商报

您现在的位置: 华商报_华商报历史 > 华商报群众 > 陕西有多少工业遗产详细调查来了潇湘晨报

陕西有多少工业遗产详细调查来了潇湘晨报

发布时间:2023-1-6 0:13:24   点击数:
彭洋医术怎么样 https://wapyyk.39.net/doctor/694483_comments.html

陕西有多少工业遗产?哪些工业遗产已成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陕西省文物保护研究院对全省工业遗产进行了全面调查。

在世界上众多的文化遗产类型中,“工业遗产”是一个年轻的类型。它通常指18世纪以来,以采用钢铁等新材料、煤炭和石油等新能源、以机器生产为主要特点的工业革命后的工业遗存。年,国际工业遗产保护委员会成立,年7月通过了用于保护工业遗产的国际准则——《塔吉尔宪章》,工业遗产保护逐渐成为国际共识。目前已有多项工业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铜川王石凹煤矿

陕西省是中国近现代民族工业的集聚地之一。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期,陕西民族工业开始起步。20世纪50至70年代中期,国家在陕西建设了一批具有战略意义的工业项目和基地,其中“一五”时期由苏联和东欧国家援建的项国家重点项目有25项落户陕西省。“三线建设”时期和其他各个时期的“五年计划”所建设的军工、精密仪器设备、机床、机械加工、电力电缆、纺织、化工、石油管线、航空等一批国家级重点项目。这些企业为陕西乃至全国工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西安高压开关厂办公大楼

当炼钢的声音渐渐远去,纺纱的机器停止转动,巨大的烟囱告别晨钟暮鼓时,那些蕴含着大工业时代工人奋斗精神、匠人精神的工业遗产,在记录历史的同时,也传承着中国工业精神。在经济高速发展时期,随着城市产业结构和社会生活方式发生变化,传统工业或迁离城市,或面临“关、停、并、转”的局面,全省各地留下了很多工业旧址、附属设施、机器设备等工业遗存。

△秦岭水泥厂

年,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陕西省工业遗产普查工作方案》。陕西省文物局结合国务院下发的“第三次文物普查方案”,与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国防办等多个部门联合,委托陕西省文物保护研究院对陕西省工业遗产开展调查。

《陕西省工业遗产调查及保护实践》是本次调查成果的集中展现。全书共分四个部分,客观、全面地反映了陕西省工业遗产保存的实际情况,以及各地在实践、再利用中的创新与亟待解决的问题。

该书由陕西省文物保护研究院编撰,陕西省新华出版传媒集团与太白文艺出版社出版。共收录96处陕西工业遗产信息,分布于汉中、宝鸡、渭南、铜川、商洛、榆林、安康、西安及咸阳地区。截止年,已有18处被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五至七批陕西省文物保护单位。

陕西的工业遗产有着浓重的爱国主义色彩和鲜明的时代特征,是我国民族工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再到富强的重要见证。保护好、利用好陕西工业遗产,不仅是为了留存工业发展的印记,更是为了给未来发展提供启迪。该书的出版建立了陕西省工业遗产档案,为今后进一步开展工业遗产保护工作,科学制定陕西省工业遗产保护规划提供依据。

华商报记者马虎振(陕西省文物保护研究员供图)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

转载请注明:http://www.huashangbaoa.com/hsbqz/16945.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