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商报

您现在的位置: 华商报_华商报历史 > 华商报理念 > 陕西首次发现秦代积炭墓出土大量文物环球

陕西首次发现秦代积炭墓出土大量文物环球

发布时间:2023/12/17 17:28:58   点击数:
治疗白癜风什么方法好 http://pf.39.net/bdfyy/jdsb/190423/7082970.html

年11月29日消息,陕西铜川。近日,在铜川市印台区一工地“打桩”时,有工人发现有砖块暴露。随后铜川考古人员进行发掘。在连续15天的不间断工作中,长剑、彩绘陶罐、蒜头壶等一件件物品逐一出土亮相。据考古专家介绍,这些文物分别出自四座不同的墓葬。据了解,该墓葬区位于铜川市印台区老年养护中心建设项目地,地块为原铜川市福利院旧址南侧,属于铜川市印台区印台街道办事处顺河村三组(上河村)基本农田,西望虎头山,东靠武家塬,北临顺河二组,南望北关油库,漆水河的上源铜官河从墓葬区西侧自北向南流过。郭强/华商报/视觉中国

“10月30日,该施工地在打地桩时,有工人发现有砖块暴露。之后我们赶到现场进行勘查,经勘查并根据相关迹象,我们判断这里有古墓。”铜川市考古研究所所长仵禄林说,他们于11月3日正式开始对此地进行考古发掘,但是受该施工地之前打桩作业影响,发掘工作有很大难度。截至11月17日,古墓发掘工作持续了15天,铜川市考古研究所共发现墓葬四座,初步判断为战国晚期到汉,距今余年。“四座古墓相互叠压,两座为秦墓,两座为汉墓,除大量钱币外,出土文物共计20余件。”仵禄林告诉华商报记者,其中秦代土坑积炭墓1座,该墓出土有铜蒜头壶、铜鍪、铁釜残片、彩绘茧形壶、彩绘陶罐、陶缶、陶瓮及半两钱等器物。两件陶瓮外壁刻有“濒、七石”等铭文。另外一座为土坑积石墓,发现有陶仓、陶钫等。

古墓发掘现场,四座被发掘的墓室纵横不一,三座呈东西走向,一座呈南北走向。其中一座墓室格外显眼,周围土质呈黑色,与其他三座墓室相比较为特别。整个墓坑距离地表五六米深,10余名工作人员正在进行发掘工作。其中,数名工作人员正用小铲子小心翼翼地清理着墓室周围的土壤。仵禄林说,在发掘期间,他们发现两座古墓不同程度受到施工地打桩作业的破坏。值得庆幸的是,随着一件件文物的出土,他们也不断有新的发现。汉代砖室墓1座,该墓早期被盗,仅发现6枚五铢钱。汉代带墓道洞室墓1座,为东西向。发现铜质剑格铁剑、铜泡钉、铜车马器、彩绘陶锺、陶灶、陶仓、五铢钱等器物。“据我了解,这次发掘在铜川市的考古历史上还是比较重要的一次,由于秦代时期较短,此前铜川只发现过秦代之前的古墓,未曾发现过秦墓,这次秦墓中出土的半两钱是秦代标准的钱币版式,且秦代土坑积炭墓也较为少见。

秦代土坑积炭墓,就是用木炭将墓室四周上下包裹,具有防氧、防潮,保持墓穴干燥的特征,因此该墓周围的土质呈现黑色,出土的文物氧化程度相对较轻。而土坑积石墓就是用石块将墓室完全包裹,具有防盗的特征。”仵禄林说,秦代土坑积炭墓出土的陶瓮外壁刻有“濒、七石”等铭文,在当时“石”字代表计量单位,该墓出土4个陶瓮,每个陶瓮中装满了粮食“粟”,共计28石的粟,在当时的经济背景下,可以说明墓主家境还是比较富有的。该处墓葬的发现,对研究战国晚期至秦汉时期铜川地区历史文化与历史地理提供了新资料,尤其是该批墓葬中积炭墓、积石墓的发现,填补了铜川地区此类墓葬发掘的空白,具有重要学术意义。为了防止文物彩绘脱落,目前出土文物被放置于铜川市考古研究所文物库房进行保护。之后将由文物主管部门确定展出、收藏等相关事宜。



转载请注明:http://www.huashangbaoa.com/hsbln/17747.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