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商报

您现在的位置: 华商报_华商报历史 > 华商报简介 > 成立村民说事厅办道德超市山阳法官庙村这

成立村民说事厅办道德超市山阳法官庙村这

发布时间:2023-3-13 14:11:58   点击数:

村里成立了“村民说事厅”,村民可凭借积分去“道德超市”兑换生活用品,还有定期的普法宣传和志愿服务,通过微服务平台,群众在手机上就能及时、便捷地查询政策、反映诉求……这是山阳县法官镇法官庙村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在基层治理和便民服务方面所做出的积极实践。

成立“村民说事厅”

大家的事情大家商议办

初冬时节,走进山阳县法官镇法官庙村,一块块梯田错落有致,一排排房屋干净整洁,休闲小广场上几位老人在拉家常,孩子们在嬉戏玩耍,公示栏的政策宣传、“红黑榜”字样醒目……村民张世艳正在挨家挨户宣传平安创建。“姨,咱都很熟了,我是咱的网格员,日常工作主要就是政策宣传、矛盾调处、安全巡查等,以后你们有啥问题可以找我,能解决的我及时解决,不能解决的我会向上级报告。”张世艳说。

记者了解到,法官庙村探索推行“人盯人+”基层社会治理模式,将全村划分成了18个网格,各片区推荐18名责任心强的党员群众担任网格员,发挥“十防”作用,大事小事都在网格解决。在此基础上,法官庙村还选聘村里有威望的人、能人大户和退休的老干部等成立了“村民说事厅”和民事纠纷调解委员会。

法官庙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杨伟告诉记者,针对打通和优化基层治理这一难题,他们定期组织引导村民开展纠纷研判、参与村级事务管理,培养主人翁意识,形成大家的事情大家商议办的良好氛围。“氛围好了,矛盾少了。今年截至现在,发生了不到10起矛盾。”

创立“道德超市”“红黑榜”

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

在法官庙村党群服务中心门口的公示栏上,清晰地记录着每位村民的道德积分,村里有家道德超市,村民们可以根据自己“红黑榜”上的积分兑换卫生纸、食盐、调料等生活用品。据杨伟介绍,自从有了这个道德超市,村里民风更好了。

“我们村常住村民有多人,近两年光是报名参与疫情防控的志愿者就有多人,有些人没有条件参与防疫执勤,也都自发地捐款捐物捐菜,今年村里捐款达到了2.3万余元。”杨伟告诉记者,通过开设“红黑榜”,把无形的道德变成了有型的商品,村民凭借手中的“爱心购物卡”就可以兑换商品,还激发了村民积极参与公益,好处很大。

杨伟称,为进一步规范发挥文化阵地作用,村里还打造了法官庙邻里中心和村史馆,大力开展“好家风好家训”“文明家庭”“好邻居”等评选活动,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进一步提升凝聚力和村庄文明度。

开发“群众点单”“干部接单”

打通便民服务最后一公里

记者了解到,法官庙村还积极探索智慧服务,通过微服务平台,开发“群众点单”“干部接单”“群众评单”等小程序,村民群众在手机上就能及时、便捷地查询政策、反映诉求。

“村上的7名村干部按照自身特长,组建了7支服务队伍,开展10项为民服务,从做核酸、打预防针到出行、办证再到社会治安,只要群众把问题反映上来,我们立刻接单去处理,确保群众的事情有人管,解决得行不行群众说了算。”杨伟说。

杨伟告诉记者,“作为一名基层干部,我知道我做得还远远不够,我会继续坚定自己的理想信念,坚决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以人民为中心,开发更加多元化、智慧化的服务,引导党员带头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为基层社会治理注入‘活的灵魂’,带动更多群众共享村里发展的红利,把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到实处。”

华商报记者程娟编辑刘靖



转载请注明:http://www.huashangbaoa.com/hsbjj/17170.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