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杨岸老师的
《和蒙恬聊聊伤痛》
汪冬蔚(绥德)
《和蒙恬聊聊伤痛》是绥德知名诗人杨岸老师诗集《悠悠无定河》中一首有关历史片段的诗作,他写得出人意料、别有新意。
我们知道蒙恬是秦朝一个出身名家世家的著名将领,他战功显赫、深得秦始皇尊宠,与其弟蒙毅号称“忠信”。秦统一后,蒙恬率30万大军北击匈奴,收复河南地、修了长城及秦直道,可以说,对秦朝统一、安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可是,在公元前年,秦始皇不幸病死,胡亥在赵高、李斯的阴谋策划下,为了继位不惜屠杀同胞弟兄们,在那场充满恶毒、充满血腥的政变中,与秦始皇长子扶苏同在上郡守边的蒙恬将军也无辜地惨遭冤杀。可以说,“生前造就千枝笔,难写孤臣一片心”的蒙恬是特定历史时期的一个可悲的历史人物,有关的文学作品数不胜数,写这样的诗作,不了解历史写不了,没有独到的看法、绝妙的文笔写不出新意,杨岸老师的诗作看似轻描淡写,实则匠心独用,值得一再研读。
杨岸老师出生于绥德,善良、正气、勤奋,是一个典型的绥德汉。他的家距离蒙恬墓不足二里路,很近,可以说,生于绥德、长于绥德的杨岸老师从小便对蒙恬墓很熟悉,他还曾作《想着蒙恬》,他直白,想象铮铮铁骨的汉子/偏偏让一个太监/把你从马背上拉下/这样想着/大秦的云朵就倾盆于/长城内外……把自己的头颅交给咸阳城/从此月亮含着怨色/映出你/远去的背影……想着三十万将士/成了一条泥泞的路/悲壮的旗帜啊在风雨中飘扬/司史迁在苦行的史记里/把你雕刻成俑阵里/站立的巨人/千年后/我以军人的职责/为你守候一座山脉/为你守候一座山脉/等你/归来……可以说,杨岸老师从内心深处早就将蒙恬看得和绥德亲人一样,他了解蒙恬、他同情蒙恬,他更敬仰蒙恬,他是有太多的话要对蒙恬说的,因此,即便在杨岸老师面前、心中只是一座无声无息的大古墓,他还是一再去拜谒蒙恬墓、还是情不自禁地一再为他心中的大英雄蒙恬将军作诗。
《和蒙恬聊聊伤痛》一诗标题中“聊聊”一词可以说整个诗作的亮点。因为守边在外、无辜冤杀的蒙恬,可以说是“奸佞当道,祸起萧墙、人心尽失”的大秦灭亡的一个剪影,那不仅仅是绥德人的心目中一件影响巨大的家事,更是蒙恬个人的悲剧、大秦的悲剧,是大家值得借鉴的一个事件,这样的历史事件对于一个忠臣而言,那真是无情的打击,如果蒙恬真有魂灵,当他和知他、懂他、敬他,守护了他千年的绥德亲人们聊家常一样聊起那段血腥的历史,那是什么样的情形?我们知道,由于时光的流逝,再大的冤屈也难以激起受害者的怒火,因此,即便有了伸冤的机会、有了诉说的机会,蒙难千载的蒙恬也只能淡淡地聊一聊那个伤痛,因此,《和蒙恬聊聊伤痛》一诗的标题用语贴切、情真意切、含蓄隽永,真的值得欣赏、品味。在那充满感情、充满伤感,别有新意的标题下,我们再次被杨岸老师的诗作而吸引,我怀疑/大秦帝国时疆土/肯定不是现在这肤色/统一六国时流血的版图/被司马迁以一个男人的尊严/刻入竹片砌著的史卷/隔着历史的窗纸/蒙恬将军并没有/卸甲归故/一座高山被大树/盘根错节反复思索/如果将咸阳宫外的/残砖碎瓦用旗帜/一一清点/我们就会让手中的旗杆/握出鲜红的血/从此一条河流地澎湃/叫呜咽/如果将乾隆帝的《望长城作》/能早建一千五百多年/他们就可以同坐在无定河畔/斟一壶纯正的上郡液/聊聊秦王家园那些/伤痛事……杨岸老师的诗作虽然篇幅不长,可是,将大秦统一六国的功过、司马迁的情怀、蒙恬的悲剧、乾隆的诗作等用精炼、精妙的诗句娓娓道出,整个诗句一气呵成、构思独特、语言贴切、意境深广,真的可以说是有水的灵动、水的气魄,看着令人荡气回肠。
据说,这首诗是杨岸老师和一个文友登临蒙恬墓时创作的(蒙恬墓坐落在绥德第一中学校园,犹如山一般,因此,这座大古墓和一般的墓不同,少了阴森的感觉,多了几分神秘的气息,登临的人络绎不绝),他说,站在蒙恬墓下和蒙恬墓上感觉真的不一样,我想当他登上蒙恬墓时一定是如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一般,可是,蒙恬的结局是那样悲惨,因此,当时的杨岸老师,内心一定很痛,他想对心目中的大英雄蒙恬说很多,他也希望蒙恬能说说他的心里话,他只能将自己话语说给自己和朋友,因此,这首诗尽管言语朴实无华却充满了真挚的感情、充满了浓浓的伤感,细细读来,心中不免隐隐作痛,忍不住,落泪、沉思!忍不住,读了再读……读这首诗的心情是压抑的,但是,一种莫名的敬意却从心底萌发,这不仅仅是对蒙恬的,还有对这位和善、正气,文采出众的绥德汉杨岸老师的!
后附:杨岸老师的诗作《想着蒙恬》《和蒙恬聊聊伤痛》
想着蒙恬
杨岸(绥德)
绕过清明
就可来到你的军营
想象铮铮铁骨的汉子
偏偏让一个太监
把你从马背上拉下
这样想着
大秦的云朵就倾盆于
长城内外
说好你就此歇息
可你非要远征
说着就扛起无定河起程
把自己的头颅交给咸阳城
从此月亮含着怨色
映出你
远去的背影
想着三十万将士
成了一条泥泞的路
悲壮的旗帜啊在风雨中飘扬
司史迁在苦行的史记里
把你雕刻成俑阵里
站立的巨人
千年后
我以军人的职责
为你守候一座山脉
等你
归来……
和蒙恬聊聊伤痛
我怀疑
大秦帝国时疆土
肯定不是现在这肤色
统一六国时流血的版图
被司马迁以一个男人的尊严
刻入竹片砌著的史卷
隔着历史的窗纸
蒙恬将军并没有
卸甲归故
一座高山被大树
盘根错节反复思索
如果将咸阳宫外的
残砖碎瓦用旗帜
一一清点
我们就会让手中的旗杆
握出鲜红的血
从此一条河流地澎湃
叫呜咽
如果将乾隆帝的《望长城作》
能早建一千五百多年
他们就可以同坐在无定河畔
斟一壶纯正的上郡液
聊聊秦王家园那些
伤痛事……
杨岸,绥德县名州镇人。中国乡土诗人协会会员,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榆林市作家协会会员。八十年开始业余诗歌创作,先后在《诗歌报》、《星星》、《延河》、《诗神》、《延安文学》、《华商报》、《作家报》、《百花》、《当代青年》等三十多家报刊杂志上发表诗作五百余首。曾获“第三届青年杯诗歌大奖",“世纪之星新人诗歌”等八项诗歌奖。诗作收入《中国当代诗人代表作》,《中国当代诗人大辞典》等多种诗歌集。
本篇作者简介
汪冬蔚,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榆林市黄土文化研究会会员,直接参与《绥德诗汇》多期编辑制作,在《陕西日报》、《华商报》、《民声报》、《榆林日报》、《榆林新青年》、《文化榆林》、《绥德》等报刊上发表众多稿件。汪冬蔚,女,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榆林市黄土文化研究会会员,直接参与《绥德诗汇》多期编辑制作,在《陕西日报》、《华商报》、《民声报》、《榆林日报》、《榆林新青年》、《文化榆林》、《绥德》等报刊上发表众多稿件。
恭喜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