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叫耿家乐,来自西北政法大学。毕业来临之际她用一个非常暖心的方式与西安道别:“我毕业了,要离开西安了,今天您不用刷卡了,让我替您刷吧。”公交上,她先后给二十多位乘客刷卡,有些乘客要给钱,她都笑着拒绝了,有没有觉得心里暖暖哒?世界原来如此美好。
临别之际,她写给了西安一封道别信:
突然要离开西安了,心里竟有些不舍,作为一直以流浪作为梦想的人,却在这座城市找到了家乡都无法给予的归属感。这种感觉实在奇怪。
西安,它没有上海的繁花似锦,没有北京“首都”的大气,更没有深圳创造式的奇迹。但它是那样的特别。西安更像一位老者,默默观望着这个浮躁的世界,不言不语,守护着这个经历过金戈铁马和大唐盛世的城市。所有的繁荣和衰败最终都只会成为历史书本的前一页和后一页。只有文化和传统,这些东西会依附着一代一代的孩童、青年传承下去,生生不息。
西安这座城市,它的韵味和特色不需要与任何特色建筑或者旅游景点强制绑定在一起,这些东西对于西安来说都是不屑一顾的,数千年的历史留给西安的文化和文明是其他城市此生都无法追赶和企及的。
书院门内再也没有人争相比斗书法,大雁塔再也不会有人从这里开始踏上朝圣的旅途,兵马俑内不再沉睡着无数的兵马,华清池内不再夜夜笙歌,玄武门前也不再兵戎相见,城墙也不再抵御匈奴蛮夷,长安也不再是无人知是荔枝来,一切的一切或许都物是人非了。可沉重的历史气息却没有随着时光的风沙而逐渐风化,西安还是西安,平凡的世界或许还在陕北悲伤地上演,摇滚歌手用另一种方式述说着文人的诗篇,大雁塔还是吸引无数的信徒前来朝拜,所有的历史都在以另一种方式继续上演,而这段历史和传统会永远笼罩着这一方城池。
最后,和这座城市好好的来一场道别吧。再见了,坐了无数次的和;再见了,嫌弃了无数遍的食堂;再见了,至今都没有学会的西安话;再见了,;再见了,这座我想停留却没有理由留下来的城市;再见了,陪伴我四年的第二家乡;再见了,西安!
伦敦威斯敏斯特大教堂曾经有这样一句话,“当我年轻的时候,我梦想改变这个世界,当我成熟的以后,我发现我不能改变这个世界,我将目光缩短一些,决定只改变我的国家。当我暮年以后,我发现我不能改变我的国家,我最后的愿望仅仅是改变一下我的家庭,但是,这个也不可能。当我现在躺在床上,行将就木时,我突然意识到:如果我一开始仅仅去改变我自己,然后可能改变我的家庭;在家人的帮助和鼓励下,我可能为国家做一些事情;然后呢,我甚至可能改变这个世界。”我从未想过改变世界,我也知道自己没有这个能力,但我可以通过自己的行为留给这个我爱的地方一个温暖的记忆。
我所做的“刷卡”这件小事其实微乎其微,就算是回馈西安曾经给予我的爱和包容吧。(摘自华商报)
祝福耿同学以后的日子都喜乐安康,西安永远等着你回来,西大街上看夕阳落下城墙,乐游原上听大风吹过野草!美丽的姑娘!祝福你!
转自西部网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