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当前,英国人民如何面对?
医护人员身临其境奋战一线的心态如何?
眼叔在此与你陆续分享凡人凡事
连线英国抗疫前沿:
你若安好便是晴天---与小严医生的电话通讯之十
伦敦连日来的天气都很好,天空一遍蔚蓝,阳光格外灿烂,可我的内心却不见晴天,满是郁闷与昏暗。在刚写完上一篇与两位小严医生的电话通讯时,倾接小A来电告知:妈妈,有一件事我必须告诉你们:我最近刚进行检测,确诊是阳性,现己自我隔离好几天了。我一听顿觉五雷轰顶,懵得说不出话来……你说什么,你被检测出阳性?什么时候的事?小A说,妈,你要冷静,不要紧张,不要骇怕。我就是怕你们会担心,所以在挺过了最初困难的几天后才告诉你们,现在感觉已经恢复得好多了,没事了。
我只知道小A前一阵说特别忙,病人太多,也可能检测不准确,让一些新冠患者和普通病人都混住到一起了。那时我们就在琢磨她说这话意为何指?她说,那天工作结束后回住处,突然感觉特别累,脑袋又胀又痛,浑身有股说不上的难受劲,当晚就发烧並伴有咳嗽症状。那一夜小A根本没睡好,次日凌晨4医院发了邮件,凭着自己的职业直觉,意识到她也中枪了。早上9点医院就来电,让小A赶去做检测。从医院到住处步行大约25分钟,对平昔喜爱跑步的小A来说根本不算什么,但这一次在做完核酸检测后,回住地的路程每一步几乎都迈得那么沉重而艰难,感觉是那么漫长而无尽头。小A说最初的几天特别难受,高烧加咳嗽,头痛得无法入眠。检测报告虽未出来,但她知道自己中招不轻。凭着对以往病案的分析,考虑到自己的情况,她立即从公用厨房冰箱里取出自己的食物,放回自己的房间里。然后在Whatsup群里向室友们喊话,说自己疑似被新冠病毒感染,希望大家按规定自我隔离14天,并对给大家带来的不便表示歉意。英国的抗疫指南规定,与新冠确诊者同住的室友,必须自我隔离14天。
从疫情爆发到禁足和近期的逐渐开封解禁,英国政府的抗疫口号一直在变化,抗疫策略也不断调整,但这个7+14天的隔离铁律一直没有改变过。小A的室友中有律师,教师,银行分析师和软件设计师,还有一位建筑包工头。他们平时对小A这一高危行业的室友,还是非常友善的。获悉小A成为疑似患者后,大都表示理解和问候。小A提醒大家,务必遵守规则,不要外出,避免不必要的传染风险。医院病人太多,交叉感染的机率很高。在她出症状之前,她的主管医生及一起共事的中初级医生和护士们,都已陆续病倒不少。大家也变得有些麻木了,小A不是最先躺着中枪的医生,自也肯定不会是最后一个被病毒放倒的医生。
小A被确诊为阳性的检测结果是在48小时后出来的。和中国出现确诊案例的情况不同,在中国若被查出阳性确诊者,会被立即入院隔离。小A的医院只是通知她确诊阳性,继续在家隔离休息,满7天后若症状没再加重,到时即得考虑返回工作岗位。至于这些医生们如何解决隔离期间的基本治疗,生活或有什么困难,医院好像也沒有什么多少照顾措施。以一斑而窥全豹,亦也可看出西方的疫情管控也不念及人间情暖,而任其隔自生自灭。
小A自觉隔离在房间里,公用厨房是不应该进去了。天气转暖,房间里的食物离开冷藏,也会很快变质。她不得不联系房东,告知自己眼下的困境,请求帮助。房东听了二话没说,专门给小A送来微波炉和冰箱。小A把房东留在门外的冰柜和微波炉,拖着病身,自己连推带拽地弄进房间,开始了自我隔离的日子。仔细回忆,是记得上星期她数番电话都沒和我多聊,也不谈她工作,只说感觉特别累。我是个粗线条的人,也没在意她说的累意味着什么。医护工作一直是很辛苦的,我已习以为常,只叮嘱她要早点休息。
小A隔离的第3天,正是我们每周一次的家庭视频日。我们己经意察到小A最近明显瘦了,面带憔悴。询问她饮食睡眠情况,她总说还好还好。也许考虑我们的心理承受力,她只字不提自己中招的事。最近我与小严医生己不再议论英国政府那令人垢病的PPE话题,仅就事论事地谈起正在好转的疫情,会带来什么样的社会改变。小G说,但愿以后普通病人的治疗,不要因新冠疫情受影响,被耽误。她现在照看的病人中,很多由于大爆发初期被迫出院未能及时得到治疗,现在重新入院者的病情或多或少都有加重现象存在。小A说,社会上的新冠患者虽然减少了,入住率也在下降,医院的医生护士,隔离和被确诊感染人数却一直在不断上升,医院里根本忙不过来,情况已非常严峻。我们当时也都没听出小A的话外有音。
小A关于自己的身体状况,也总是第一时间就在室友群里更新消息。随着自己症状已有所控制,不再发烧咳嗽,但她仍把自已隔离在屋内不外出一步,同时也希望大家能够坚持自我隔离到14天期满。小A知道禁足令已部分解封,人们都急不可待地想自由出行。室友们也有在群里抱怨,我的健康我知道,我已在室内憋了好几天了,凭什么要我再窝在家里?只要你不离开房间,我们就有权出门。最急着想出门的是那包工头。他的职业决定了他不可能在家办公,必须出门到工地去。建筑工程是最早解封的行业之一。没有监督的隔离,只能靠自觉和自律。室友不把隔离当回事,小A毫无办法,只能做自己该做的,希望其他室友做好保护,千万别因自己的确诊而受影响。
隔离,禁足,就是要人们改变常规生活方式,别说普通包工头难以做到,就是那些政府高层的政策决策者们,都存在忍受不住政策的束缚出现违规行为。苏格兰的首席医疗卫生官凯瑟琳卡尔德伍德两次违规出门,被媒体爆光后不得不辞职下台。约翰逊政府的科学顾问帝国理工教授在禁足期间私会情人,闹得举国皆知,结果也是以引咎辞职收场。至于首相顾问卡明斯更是违法居家令,数百里迢迢赶会亲人,更引来万众质疑。首相最终是否能保住小卡的政治生涯,虽然仍不得而知,但这一波舆情还是让政府感受到民意的压力。
一旦进入实质性的自我隔离状态,等同失去了自由生活的基本权利。小A平日正常上班时,每周采购一次生活所需。隔离后让她深切感受到不能自由进出的生活有多么不便,现在她不能进公用厨房给自己煮餐,带进房间的面包牛奶水果,雪藏食物也只够食用很短时间,很快就面临弹尽粮绝,缺了上顿还没下顿的困境。小A这时不得不向好友小W求救,请小W下班后给小A采购吃喝用品。小W和小A也是大学同学,读书期间两人还合租过同一单元,医院工作。两人因不在同一部门工作,平时彼此见面机会並不多。新冠疫情的出现,俩人同时从各自的部门被调入新冠病区,因各自的班次不同,她俩也不是常能碰头。接获小A的短信后,小W立即在下班后赶去超市,按购物清单置办了小A所需的东西,还给小A送去最爱吃的白巧克力以示慰问。
这期间我们几乎每天都在通电话,小A尽量在电话里表现出若无其事的样子。直到第5天,小A觉得自己最艰难的几天已挺过了,才在电话里告诉了我以上事实。……爸妈,你们不要责怪我现在才告诉你们,我也只能等自己恢复得有差不多把握了,才能说出这些。过早地告诉你们,除了引起你们的焦虑和不安,不会解决任何问题。请你们相信我,现在应该是没事了。放下电话,我的脑子里一片空白,什么都听不进,什么都说不出来,孩子她爸除了默默地抽烟,一时间也不知道对女儿说什么好。知悉她独自应对新冠病情所经历的整个过程,心里真有说不出的难受。她居然如此冷静,沉着,还真是应验了她在新冠爆发之初所坦露的豁达心态。
自此,身为父母的心情再也无法平静下来。四月里有一阵子,小G因身体出现不适,已让我们提心吊胆了好几天;现在小A还是被确诊阳性,进入隔离状态,我又怎能不急?她的房间里虽有独立卫生间,也还配置了冰箱,微波炉,但既便有同事帮助采购,可毕竟没有炉灶,一日三餐怎么过的?病中营养如何保证?我越想越不放心,连连给小A打电话,说你现在急需补充营养,不能只肯面包,叫外卖。中国的抗疫明星教授张文宏一再提倡,抗疫期间要多吃牛排,鸡蛋,据说他还把每天吃3-4个鸡蛋写进了治疗处方,保证营养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我不认识张教授,但我信奉药补不如食补的理念,恨不得马上做点有营养的饭菜给她送去。小A说,不要这么麻烦,来回开车太辛苦,况且自己现在恢复得还不错,就是味嗅觉全无,做什么好吃的也吃不出味道。按常识判断这两觉需要几个星期才能恢复,到时你们再带上好吃的来吧。她还说,医院人手紧缺,获悉她恢复快,都已将她排了班,下周一开始上班,也医院去工作。她身体素质好,沒有基础疾病,这么快恢复让全家甚感欣慰。但我坚决不希望她这么急的去上班。我恨不得连夜赶去当面说服她,继续休息,继续告假,暂缓上班,这事没得商量。
次日一早,我们就带上烧好的一大堆肉类食品和蔬菜,还专门搬了一盆红绿相映的小植物,驱车北上去探访小A。高速公路上摄入眼帘的画面,总是广袤无垠的山坡绿地和蓝白相间的晴空,可我们却无一点兴趣去观赏窗外美景,只想加速马力尽快见到隔离中的二双小A。……车到小A二楼住地前草坪,我们把食物放在门口,电话通知她下楼拿货。我们並不畏惧新冠病毒,只是碍於法规,只可招手,相视,不能靠近,相拥,那滋味真是无以言表。等小A把东西搬进房间后,她就不能再下楼了,毕竟还在隔离期。小A在屋里想打开窗口,却因这种维多利亚时期的建筑,是上提开下压关的老式窗户,不同于现在外推内收的窗型,小A倒腾半天也无法打开全窗,只能默默在窗后向我们不停地招手,招着……我在楼下仰着脑袋,放开嗓门对她叫喊,记住,每天至少吃2-3个鸡蛋,多吃肉,水果蔬菜都够你吃几天……小A在室内,我们又是在户外楼下,实际虽相隔只有10几米,但这样的对话其实彼此都听不清。小A最后还是借助……谢谢爸妈,你们别难过,我会照顾好自己。看着小A的手不停地向我们挥着,挥着,渐渐地感觉到自己眼前已经一片模糊……再见女儿!临别我还提醒小A:有个混合包装的袋子,是送给她同学小W尝尝的食品,你可让她过来取。小W以前吃过我们家的菜,一直说很留恋。结果,小A很沮丧地告诉我,小W也出症状了……
小W就没小A那般幸运了。当小W把自己出症状的消息通报给室友后,她的室友们却一致要求小W必须立即搬出去,无人能够接受小W就地隔离的现实。小W的症状比小A严重,连续烧了两天都还没退,仍在发烧咳嗽。她刚刚做了核酸检测,结果要过两天出来。她在做完检测后,只能自己回到45分钟车程之外的父母家进行隔离。虽然小W感觉牵连了父母,给家人带来了风险,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我听后很是无语,只能在心里默默祈愿,希望善良的小W也能尽快康复。
医院现状,小A又继续疏导我,妈,我的情况还真不算太糟糕,恢复得也还不错,再休息几天是可以上班的。医院里现在有一半以上的医生护士都处于隔离状,或处病假状,医院很困难,医生太少忙不过来。医院等诊时间太长,更增添被交叉感染的风险。我坚持认为,小A现在没有嗅觉也没有味觉,说明还在恢复中,仍没完全康复。受过新冠病毒侵袭的身体不等痊愈就去上班,怎能扛得住那么劳累的工作?不行,我们不同意你马上上班。再者,医院有这么多医护人员被感染,医院的防护设备仍还欠缺。小A不是这么认为,她说事后捋一捋,已大致知道自己是怎么被感染上的。同事们亦在Whatsup工作群里证实了,是一位急性胰腺炎患者被送医时,做过检测是阴性,就被安置在普通病房。小A上夜班时接触过这位患者几次,还给他抽过血。后因病人一直呕吐不止并开始发烧咳嗽,呼吸也变得急促起来,才对他重新检测,结果又呈阳性反应。这位患者在普通病房折腾了两星期,最后被送进ICU时,已导致所有接触过这个患者的二十几个包括小A在内的医护人员,都相继被感染并且都被确诊是阳性。
回家途中,小G来电话了。她也同样十分关切自己的孪生妹妹,说小A刚还和她通了电话,知道父母强烈反对小A4医院上班。小G说,你们也不用太担心,每个人的身体状况都不同,有的人有阳性反应隔离7天后确实恢复了,也有人需要休息2-3个星期或者更长的时间才能回到工作岗位。小G说这种现象在她的同事中也很常见。就说那个和小G搭过班而出过症状的同事,现在经过隔离休息后也回来上班了,一切都挺正常。小G也要我们不要过于担忧小A。
回到家里时,看到小A发来的一则短信,谢谢你们今天过来看我,我刚吃了两个鸡蛋,半盒牛肉,虽然没没吃出味道,但我还是觉得特别好吃,能感受到想象中的香。别担心,味觉会回来,一切都会好的。小G小A都要我们别太担心,可我真的难以做到。这种纠结感很难说得清,她们毕竟就是个小医生,我还是要向资深医生或专家请教一下。当晚,我就给远在家乡的闺蜜拨打了电话。闺蜜管辖的采编团队刚刚推出了一套《XX倾听》的访谈视频,访谈对象正是张文宏教授。估计节目刚录制不久,且已播放,我让闺蜜再麻烦访谈主持去请教一下张教授,像小A这样情况能不能立即复工?但细一想这样唐突扰人也不妥,逐即放弃这念头。闺蜜听闻小A情况也很着急,完全赞同小A应该好好休息,至少静养几星期的建议。我告诉闺蜜对小A我己没有说服力,闺蜜便建议可请教另一位知名专家J教授。J教授带过无数博士生,硕士生,现在也是政府决策部门的抗疫顾问。J教授亦也是小G和小A尊敬仰慕的前辈,还向姐妹俩赠送过自己的专业著作,小A对他的话应该听得进。闺蜜很快联系了J教授,把小A的基本情况以及我们为复工产生的争执告诉他。J教授当即回复闺蜜,没事的,可以复工。闺蜜怕听错,就再问一次,真是可以立即上班?J教授说是啊,小A年轻,恢复得不错,医院上班没问题。可以提醒她现在不要急于跑步健身,不要给自己增加呼吸压力。闺蜜传达了J教授的意见,小A还挺得意,说权威都这么说了,妈妈你还有什么担心的?
小A复工这天,又传来英格医院因医生护士大面积被新冠感染,医院无力接收病人诊治而宣布暂时关闭的消息。小A说,她回来上班后确实忙多了,部门里的中级医生都在隔离中,无一康复回来,她不得不承担顶起中级医生的工作。这是不合规的,她还没到中级级别。但医院已别无选择,请来的临时顶班中级医生因不熟悉情况,暂时还上不了手。医院都医护紧缺成这样,我真是为他们着急啊......
本文作者简介:
孙建平,资深媒体工作者。曾任职中央台《在祖国各地》专题节目特约记者,上海台新闻部记者,外语部编辑。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旅居英国,在TimesPublications出版公司从事商业英语杂志采编工作20多年。现任TimesPublications新闻网编辑和英国华商报特刊记者。
编辑:Ling
此文为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
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
往期精彩回顾
连线英国NHS抗疫前沿-----与小严医生的电话通讯(一)
连线英国NHS抗疫前沿-----与小严医生的电话通讯(二)连线英国NHS抗疫前沿-----与小严医生的电话通讯(三)连线英国NHS抗疫前沿-----与小严医生的电话通讯(四)连线英国NHS抗疫前沿-----与小严医生的电话通讯(五)连线英国NHS抗疫前沿-----与小严医生的电话通讯(六)连线英国抗疫前沿:新生和死亡---与小严医生的电话通讯之(七)连线英国抗疫前沿:就想回趟家---与小严医生的电话通讯之(八)连线英国抗疫前沿:疫情杂思---与小严医生的电话通讯之九无接触配送激发‘创意包装革命’如今红酒都可以塞进信箱了NHS建议亲属通过视频进行临终告别:疫情带来的经济危机究竟是短期还是长期?年使全世界网民脑洞大开,英国人民为受疫情影响停赛的英超操碎了心...英国寄宿学校瞄准中国新贵,深陷“名誉”危机深度解析哈利和梅根将如何实现“财务独立”眼叔感谢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