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
对于权益受到损害后,哪种维权途径最有效?43%的被调查者认为,自己上门找商家协商解决最有效然而,认为向消协投诉和让媒体曝光这两种途径维权有效的被调查者分别占22%、29%也有6%的被调查者则认为通过打官司、法律诉讼的形式维权最有效
不维权的主要原因:成本太高 过程太复杂
李志锋建议消费者,如遇到消费纠纷,如与商家协商无果可向相关部门投诉解决同时提醒消费者购物时索要发票,保存相关证据,一旦发生消费纠纷,“证据必不可少”
认为实体店更放心者占78%
数据显示,当消费时合法权益受到损害时,会找商家协商的占54%;要求赔偿的占19%;而能向相关部门投诉的仅有10%的人今日华商报新闻不过,自认倒霉的被调查者也不少,所占比例为17%
遇到消费纠纷时,大部分被调查者都会与侯女士一样,通过找经营者要求和解的方式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占到调查总人数的47%;13%的被调查者选择通过各种渠道曝光来维护权益向消费者组织投诉或用法律的手段、在网上发帖寻求帮助维护权益的被调查者分别占14%、12%、10%其余4%消费者用其他方式维护自己的权益
自认倒霉者占17%
维权最突出问题:假冒伪劣产品不少
[摘要]3 · 15前夕, 《华商报·今日咸阳》做了“您的权益是否受过伤害”为主题的消费维权问卷调查,其中52名消费者通过华商网咸阳特快、华商头条填写问卷, 48名消费者在街头接受问卷调查
在网购中,被调查者认为,介绍与实物差距太大的问题最为严重,所占比例最高,占西安华商报今日新闻调查人数的65%认为把水货当行货销售的占到27%,也有8%的被调查者认为网购售后问题比较严重然而,没有一人嫌网购退货麻烦
调查时,被调查者认为消费维权主要靠相关法律的制定和完善,以及严格的惩罚措施,这两点所占比例均为40%也有14%的调查者认为靠监察机构与审批机构的严格执法认为商家与买家交流配合的被调查者寥寥无几,仅占6%
遭遇纠纷所持态度:65%的人表示不会再去
陈女士去年花500多元在商场买了一双品牌运动鞋,而新鞋两三个月后出现脚后跟内里被磨烂的情况,但因为已经穿过,陈女士不好再找商家的麻烦
数据
华商报记者 薛望
而消费受损表现为买到的商品质量有缺陷者占61%,买到假冒伪劣商品的被调查者占到25%而造成人身伤害和遇到霸王条款的被调查者较少,分别为2%、12%
此外,西安市华商报电子版网购是新生事物,监管及配送渠道的特殊性决定网购“不可靠”,维权难度大网购纠纷首先向工商部门投诉要求赔偿如不能联系到经营者属于诈骗,可向公安机关报案
编辑:刘慧
“如果您在一家店内遭遇消费纠纷,是否还会再次在这家店购物?”看到这一题时,陈先生不假思索地表示:“当然不会去”他气愤地说,自己去年打折后花费700多元配了一副眼镜,没想到戴了一个多月,镜腿处出现掉皮,但商家却称,是个人原因导致所以不能退换
接受问卷调查的百名被调查者中,84%的被调查者都选择网购,但更容易出现纠纷商场购物和专卖店各占8%不过,网购和实体店比起来,78%的被调查者都认为实体店购买商品更让人放心,但也有4%的被调查者认为网购更放心,觉得两者差不多的被调查者今日华商报电子版占18%
3·15前夕,《华商报·今日咸阳》做了“您的权益是否受过伤害”为主题的消费维权问卷调查,其中52名消费者通过华商网咸阳特快、华商头条填写问卷,48名消费者在街头接受问卷调查
权益受到侵害者占92%
“消费者维权意识需要提高”陕西秦翰律师事务所律师李志锋称,消费者权益受到侵害而不去维权是普遍现象,大多数人选择默认而不主张权利,主要是因为维权成本太高,往往维权过程中所承担的费用高于商家造成的损害,同时中国式维权程序太过复杂此外,消费者维权意识淡薄他建议政府设置代为诉讼或维权机构,消费者提高维权意识
闫女士通过电视购物给丈夫买了几盒防脱发的洗剂“使用后发现效果并不好”闫女士称,怕维权过程太繁琐,想着也没有多钱就算了
“一定要华商报新闻热线电话懂得维护自己的权益”看到这一问题时,侯女士称,她曾花了两千多元买的新手机,使用两个月,就出现外音没有声音问题与商家协商后,免费维修后才恢复正常
数据显示,55%的人认为消费维权过程中最困难的问题是维权过程繁琐怕麻烦,28%的被调查者怕维权效果难以达到预期目标认为商家太强势和维权成本太高是维权难题的人分别占7%和10%
“我更喜欢在实体店买东西,质量看得见,摸得着”45岁的杨女士说
“您认为消费维权最突出的问题是什么?”针对这一问题,消费领域假冒伪劣产品太多、霸王条款大量存在、虚假广告误导消费,这些问题占比最高,其次是网上消费问题突出、食品安全事故多发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92%的被调查者合法权益都受到过损害,不过70%的人都没有维权,仅有22%的西安华商报网络版人权益受到损害时,会主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与白癜风病人长时间相处会被沾染吗北京去哪个医院治疗白癜风最好